大江网·上饶频道 2014-07-13 13:22:25 来源: 大江网专稿 编辑: 文人忠 作者: 翁龙贵、祝丽君
上饶市委常委、农工部长(原市委常委、广丰县委书记)倪美堂(中)在果园调研
硕果累累
高铁线下柚满山
新村农家柚子香
柚子即可美化新村 又可养护新村
房前屋后家家种柚
记者在果园内采访
丰收的喜悦
中国江西网上饶讯 记者翁龙贵、祝丽君报道:广丰马家柚是继南丰蜜桔、赣南脐橙之后江西又一大水果品牌,自2009年开始,在时任广丰县委书记倪美堂的大力倡导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柑橘项目的支持下,广丰县马家柚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植基地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总面积达18万余亩,种植户达到5万余户,诞生了马家柚种植企业和马家柚专业合作社300余个,带动投资近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数万个。不少新农村形成了“以果富村、以果养洁”的长效机制,利用村集体土地种植马家柚,不仅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更为新农村保洁、路灯电费、维修等长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
“一把手”挂帅种柚子 高起点规划发展大产业
广丰马家柚因出自广丰县大南镇马家自然村而得名,与其他柚子品种不同的是,其果肉细嫩、水分多、酸甜适口、风味清淡,果肉色泽为粉红色,及其耐储,具有稳定血压的功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7月11日,在广丰县农业局马家柚产业指挥部,果业办主任毛祥青向记者介绍起了马家柚的前生今世:上世纪90年代初,马家柚就已在广丰县大南镇种植,从2009年开始马家柚种植向广丰全县铺开。 “早在2009年,在制定马家柚种植规划方案时,县里前后组织四次以当时的县委书记或县分管领导带队的果业考察团,先后赴江西赣南、福建平和、湖北宜昌考察成熟做法、学习先进经验。当时的县委书记倪书记还多次带队,深入项目实施的四个县级规划园区调研,指导规划工作。”毛祥青说,在最初,广丰县就制定了以先进地区为榜样,以“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模式来发展马家柚产业,在高起点发展马家柚产业。
毛祥青告诉记者,为加快马家柚产业发展进程,广丰马家柚产业实行“一把手”工程,2009年县里成立了由当时的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倪美堂担任第一组长,县长周遐光任组长的马家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0为实现全县马家柚新种植面积5万亩的发展目标,专门设立了马家柚基地建设指挥部,由县分管领导任指挥长,抽调林业、农业、农工、农综办、水利、交通、国土、财政、供电等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全面负责马家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协调管理、技术服务、督促检查、评比考核等工作。并在县里成立果业管理办公室,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果技站,为马家柚的种植提供日常服务。为提高果农种植马家柚的积极性,2009年以广发[2009]28号文件制定了对果农的奖励政策,文件规定凡是连片种植马家柚3亩以上100亩以下的每株苗木补助2元;100亩以上500亩以下每亩再补助200元;500亩以上每亩补助300元,连续补助3年。对农户零星种植,也作了相应补助规定,同时设立果业基金帮助部分企业(果农)减轻前期建园的资金压力。
十万马家柚进新村 助力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
马家柚既是广丰县农业产业的代表,也是广丰县新农村建设的“顶梁柱”,从2009年至今,广丰县开展了“十万马家柚进新村”的活动。广丰县农工部副部长徐道奎告诉记者,到2013年底,全县共建设了1150个新农村示范点,除了少数新农村点由于土壤、气候等原因不适合种植马家柚,全县有940多个新农村点都有大规模或散户形式种植马家柚,新农村点马家柚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挂果面积5000多亩。
新农村建设如何体现地方特色?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新农村发展?“马家柚是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它树龄长,既可绿化环境,又可致富群众,早在2012年,我们就新农村发展提出‘户种一亩柚,走上致富路’的理念,推进十万马家柚进新村,让马家柚即帮助农民致富,又能为新农村建设、维护提供长效保障。”广丰县农工部部长、新村办主任陈国建说。
在大南镇大南村溪东自然村,记者远远地就看见“以绿保洁,以果养洁”的大标语,村旁路边、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种满了柚子树。徐道奎告诉记者,大南镇是马家柚的发源地,但最初也只是少数农户种植, 2012年该村新农村建设时,溪东村把马家柚作为特色产业开始大面积种植,鼓励村民散户种植,目前已种植马家柚200多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后盾,溪东村还在集体土地上种植马家柚30多亩。“这30多亩集体种植的马家柚现在是由村里的保洁员管理,马家柚挂果期预计在明后年,按每棵树产生经济效益1000元计算,集体种植的马家柚每年可获利十万余元,这些钱可解决保洁员工资、照明、健身器材维护的费用,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发展。”徐道奎说。
大南镇李家村官塘自然村是最早种植马家柚的村庄之一,记者在村子后山的一片果园里见到了扛着锄头前来打理柚子树的村民黄其木,黄其木已经种植马家柚十多年,现在有已挂果的马家柚80棵,并在对面山坡上种植了200多棵小树苗,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十多万元。在自己的柚子树前,黄其木笑的合不容嘴:“这些树可都是宝贝,往年卖得好的有20多元每斤,低的也有10元每斤,现在搞新农村建设,大家都种起了柚子树,我们村都成‘柚子村’了。”
大南镇党委副书记祝灵文向记者介绍,官塘自然村共种植马家柚400多亩,以村民散户种植为主,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柚子树,其中200亩是2010年该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新栽种的。“我们通过在村集体土地上种植柚子树,所得收成用于新农村建设的维护和发展,有了经济保障,我们的新农村就能够保持长效发展。”祝灵文说。